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截圖
長江日報訊(記者龔萍 通訊員黃建 何君妍)16日上午,伴隨短咀里湖橋改造工程首片梁成功吊裝到位,標志著這條武鄂“硬聯通”的重要工程全面進入橋梁上部結構施工。未來完成后將大幅提升兩地的通行能力,有力促進武鄂同城化“交通同網”和區域經濟發展。
該工程由武漢光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建設,中鐵大橋局承建。
當天,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,原短咀里湖橋仍然保持正常通行,來往通行的車輛眾多,特別是上午早高峰時段,車輛行駛較為緩慢,其中有不少是“上班族”,在光谷居住葛店上班,或者家住葛店在光谷工作,這座橋是他們上班必經之路。
中鐵大橋局項目常務副總工程師王春光介紹,如果是繞行其他道路前往葛店開發區,可能需要十公里左右,因此這條路早高峰時段每小時車流量逾千輛,十分繁忙。
隨著高新大道改造后,雙向8車道的主干道延伸到橋梁一側,行駛到此處道路變窄,原有橋梁已經無法滿足通行需求,迫切需要進行改造。改造后的橋梁將拓寬至雙向8車道,兩側設置5米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,與高新大道完美銜接,行走橋梁兩側,還可以欣賞短咀里湖的景致。
記者見到,全長926.06米橋梁的兩側正在進行拓寬橋施工,其中,南側的拓寬橋橋墩基本建設完成,首片梁體就是架設在其中兩個橋墩之間。橋面施工采用“預制加拼接”的工藝,7片預制梁體將在橋墩上并列排成一排,“拼接”成整片橋面,平均跨度約20米。該方式不僅保證梁體澆筑的質量,也保障整體建設進度。
王春光介紹,橋梁的外觀設計以“無限”為創意,主橋的鋼拱在空間上互聯,寓意東湖高新區的無限可能性和開放發展的胸懷。橋身也將進行亮化設計,成為一處兼具景觀地標功能的橋梁。不僅有效連接區域過境客運交通,還提供一條跨越短咀里湖的區域性、便捷性、舒適性的慢行通道,為周邊市民提供一處休憩、觀賞的舒適空間。